搜题集 >学历类 >学历教育 >试题详情
问题详情

下列各项加点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吾忘持度(量好的尺码)遂不得履(终于)至之市(到……去)
B:反归取之(同返返回)见藐小微物(小)拔山倒树而来(移,搬开)
C:盖一癞蛤蟆也(原来是)常蹲其身(自己的)项为之强(因此)
D:遽契其舟(立即,匆忙)宁信度(宁可)不亦惑乎(迷惑)

相关专题: 癞蛤蟆  

未搜索到的试题可在搜索页快速提交,您可在会员中心"提交的题"快速查看答案。 收藏该题
查看答案

相关问题推荐

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采,足以长才。(2)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3)这般天气,兀的不晒杀人!(4)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来。A:排比夸张夸张比喻
B:排比反问夸张引用
C:对偶反问反问引用
D:对偶夸张反问比喻
下列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A:拔:移,搬开
B:盖:原来是
C:为:被
D:鞭:鞭子

在《雷雨》中,谁被作者称之为“淤水塘边的癞蛤蟆”?()

A、鲁贵

B、鲁大海

C、周朴园

D、周萍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暑期,有两档与汉字有关的电视节目《汉字英雄》(河南卫视)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央电视台)热播,吸引了一批热衷汉字文化的青少年,引起了热烈反响,然而人们交上的答卷却不容乐观。
节目中,不少字背后都有一个“千人知晓率”,节目显示,“脱臼”的“臼”千人知晓率仅为23.9%,“舂米”的“舂”仅为20%。不仅如此,即使像“间歇”、“熨帖”、“黏稠”这样较简单的词,“成人体验团”的正确率也不足50%。其中“熨帖”一词,只有10%的正确率,而“癞蛤蟆”一词则难倒了70%的成年人。
以上材料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联系实际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不能脱离材料和现实,题目自拟,文体自定(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对下面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宁信度,无自信也:宁可
B:不亦惑乎:迷惑,糊涂
C:盖一癞蛤蟆也:大概
D:项为之强:同“僵”,僵硬
联系客服 会员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