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题集 >学历类 >学历教育 >试题详情
问题详情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泰囧》以3000万元的小成本投入,上映近一个月来累计票房已接近12亿,这真是耸人听闻。
B:“妄自菲薄”的意思是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不符合句意。
C:“大快人心”的意思是“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不符合句意。
D:嗜书如命的海口三轮车司机黄圣山十年如一日诵读经典,聊起中外名作家来如数家珍。

相关专题: 十年如一日   名作家  

未搜索到的试题可在搜索页快速提交,您可在会员中心"提交的题"快速查看答案。 收藏该题
查看答案

相关问题推荐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最美少年梁维月,从六岁起,一边读书一边悉心照顾高位截瘫的父亲,十年如一日,感动了无数中国。
B: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奇峰异秀,怪石林立,形态万千,别具匠心。
C:美国在南海公然派出军舰炫耀武力,中国政府对此作出了有力地回击。
D:新化菜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如三合汤、猪血粑、柴火腊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美食。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会说600多段传统相声、十年如一日坚持在小剧场演出的相声演员郭德纲,在一夜成名的同时,也经历着各种目光的考量。
B:就复旦大学今年自主招生以面试为主,高考成绩为辅的做法有关人士指出:“这是中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破冰之举。”
C:考试时要求学生使用规范语言,对“我晕”“我倒”“帅呆了”等新词酷语能否在考场作文中使用,会不会影响得分的问题,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D:随着副食品的极大丰富和人们餐饮水平的日益提高,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多,并开始向中青年伸出魔爪。

根据材料回答15~18题:替《王干随笔选》“帮腔”者两位,其中一位是原文化部长,名作家王蒙。王氏以短短数行,披露往事一桩:父亲辈的王蒙结识儿子辈的王干,仰仗的是爷爷辈的胡乔木。王蒙叙事,素有讲究。这段记忆列出风云学界的圣贤任继愈、金克木、季羡林,言之凿凿。寥寥数十字中,五六个人抱团纠结,互为策应,大有深意存焉。对小王来说,借老王之嘴,为自家新书鸣锣,绝非谬托知己。新时期以来言路广开,催生出文坛无数“对话录”。只是泥沙俱下,多数讨人厌烦。有的一味偏激,只顾凸显个性,有的插科打诨,止于相互调情。而对话应有之货色,诸如问题探讨、理念交锋、志趣对决,等等,则几近于无。有此前因,“二王”对话出笼之际,众人并不看好,即便闪耀出“王千干王蒙,王蒙蒙王干”的亮点,仍被误为二人心领神会的噱头。及至读对话,学问一点点水落石出,价值一点点雾去山明,人们方明白何谓铜与金,何谓骡子和马不一般。打出道算起,王干舞文弄墨,近30余载。虽童颜依旧,但已脱尽生涩。就说这本《王干随笔选》,文字活泛如蝴蝶,气韵爽然如晨光,道行深幽如潭水,格局早已逸出小文坛,放眼大文化。如将他归类于杂家,并无不当,其品相、质地,皆纯正可靠,不乏“高人”端倪耳。一位成天读书的朋友,摇头晃脑向我鼓吹此书。他的意见是,假如你手头不空,就先干正事;如果你闲着也是闲着,就不妨翻翻,多数篇什,是会叫人开卷释怀的。前几日,上街买书,老板温文尔雅,喜欢阅读,尤爱随笔类,将一段句子背我听:“随笔的功夫不在笔头上,而在人身上。一个工于心计的人写不好随笔,一个缺乏幽默感不能自我嘲讽不能自我反思的人写不好随笔,一个不学无术的人不配写随笔,一个光知道掉书袋的人与随笔无缘。”此乃王干随笔生涯之心得,写在书尾“后记”里。老板背完,含笑相问:“任老师,王干的体会是不是有见地?”我替王干高兴,十位评论家对你的弘扬抵不过一位书店老板对你的欣赏。前者言而无信,常常被人识破;后者借助切磋,可直接让读者掏出钱来,抱书回家。“名人为你助兴,固然雅致;生人替你卖书,才算实惠。老弟,你就偷着乐吧。”文中画线的“心领神会”可以替换为()。
A.暗藏玄机B.惺惺相惜C.心心相印D.心照不宣

题目利他行为:指人们出于自愿、不指望任何报酬的帮助他人的行为。下列属于利他行为的是(    )。
A:小张营救失足落水儿童余某,事后希望余某家人付给其报酬
B:小李制服企图抢劫的歹徒。事后,单位奖励他人民币5000元
C:战士小李十年如一日,坚守边疆,荣立三等功
D:丁某发现自己家中失火,迅速拨打119,并协助消防人员灭火

阅读下列材料(22分)
材料一 华盛顿血战七年,赢得美国独立,被美国民众尊为国父。孙中山与华盛顿同为革命领袖,华盛顿为独立而争,先生为三民主义而斗,四十年如一日,几死者十余次,其精神、毅力、功绩,较之华盛顿有过之而无不及,理所当然应尊为国父。
——卢绍稷《东西两国父》
材料二 列宁说:“无可争辩的历史经验证明,在革命运动史上,个人独裁成为革命阶级专政的表现者、代表者和执行者,是屡见不鲜的事。个人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制,毫无疑义是彼此相容的。”
——《列宁选集》1972版第三卷
材料三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物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书李鸿章书》1894年
材料四 甘地认为,非暴力抵抗是印度争取摆脱英国殖民桎梏的惟一正确方法;同时,他认为非暴力抵抗并不意味着对外国统治和其他罪恶的屈服。他写道:“我深信假如只有在怯懦和暴力两者之间加以选择时,我将劝人选择暴力┅┅我宁愿要印度采用暴力来保护自己的荣誉,而不愿印度卑躬屈膝、含垢忍辱地听人家侮辱,失去自己的荣誉。可是我认为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因此我并不是因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是因为认识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
——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华盛顿并称“东西两国父”的共同原因是什么?(4分)
(2)拿破仑是材料二中列宁所说的典型代表。作为法国革命阶级专政的表现者、代表者和执行者,他是怎样建立个人独裁的?为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华盛顿和拿破仑有什么共同举措?(6分)
(3)材料三、四中孙中山、甘地从事斗争的手段有什么共同点?他们选择这种斗争方式的共同原因有哪些?(6分)
(4)华盛顿和甘地领导的斗争有什么共性?从手段和结果分析其差异性。(6分)

联系客服 会员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