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题集 >财经类 >金融财经 >试题详情
问题详情

资料一海尔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家电品牌。2016年其全球市场份额达10. 3%,全球营业额达到1312亿元。2017年6月,海尔以2918. 96亿元的品牌价值居“世界品牌大会”中国榜单第三位。目前海尔正在进行全球化、网络化、平台化三大战略的转型和升级。白色家电产业参与者众多且实力相当,竞争较为激烈。全球主要大型家电企业包括惠而浦、通用家电、伊莱克斯、海尔、LG、三星、美的、松下等,各大品牌凭借其自身对产品和销售区域的不同定位,从而在不同的细分市场中占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在当前的市场形势下,像海尔这样的主要市场参与者较难通过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等内生式增长抢占其他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实现规模扩张,特别是国外市场的扩张往往面临着文化差异、贸易壁垒等多重障碍,于是并购逐渐成为获取市场份额的不二选择。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简称GE)是世界上最大的提供技术及服务业务的跨国公司,也是在多元化发展战略中较为出色的跨国公司。GE公司由于战略布局因素决定将家电业务整体出售,GE长期以来具有良好的市场形象以及品牌价值,且此次出售的家电业务整体上处在盈利状态中,也成为不少实施扩张型战略的企业志在必得的“肥肉”。对于志在成为世界家电行业领军者的海尔来说,GE家电业务的出售对海尔无疑是非常好的机会。并购GE的家电业务带来的渠道以及技术水平的益处有助于推动海尔的全球化战略布局,同时可以帮助海尔迅速占领北美市场。目前美国市场竞争格局已经形成,各大家电品牌市场占有率比较稳定,海尔早前通过投资建立家电生产基地已经进人美国市场,这种“自我扩张”方式需要投人大量资源,并要在国外市场推广一 个全新的中国品牌,成本高,投资回收期长。几经耕耘之后,收效较慢,品牌认知度始终处于较低水平。通过并购GE家电业务可以迅速扩大海尔在美国市场的销售以及知名度。同时,由于GE长期以来的良好品牌形象,国际上享有良好的品牌信誉,通过对GE家电的品牌占有可以在国内进行品牌差异化经营,进而扩大国内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下,海尔收购GE家电业务就成为双方共同的意愿。2016年1月,海尔正式对外公布对GE家电业务的并购案,海尔将斥资54亿美元收购GE家电业务相关资产,其中40%为自有资金,60%为融资贷款。CE和海尔在收购时签署了一份合作谅解备忘录。在这份备忘录里,双方一致同意,在工业互联网、医疗、先进制造领域方面共同提升竞争力。一方面,GE协助海尔改善制造基地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海尔也将采用GE的Predi×平台。这个平台是GE开发出来用于整合众多工业设备的共通平台,这个平台也是GE实现新工业帝国梦想的最重要的举措。2016年6月,海尔对GE家电业务的并购宣告完成。资料二目前国际政治局势稳定,国内法律政策稳定,同时在工业4.0时代背景下,我国大力提倡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为我国的本土制造行业提供了诸多优惠政策,且“一带一路”倡议的火热进行,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对内来说,近年家电下乡政策逐步退市,对家电行业的促进作用大幅下降,家电企业需要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世界经济基本上已经从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中走出来,行业需求提振。全球家电市场一直保持着稳健、合理的增长。一方面,欧美等发达国家家用电器更新换代需求旺盛,行业发展前景乐观;另一方面,印度、中国、巴西、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处于家电的普及期,市场潜力巨大。根据欧睿国际咨询公司数据,家电领域北美、亚太市场规模最大,未来几年的家电市场增速预期乐观。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进程的推进,贸易壁垒大幅降低,这为我国民族企业打入全球市场提供了良好的贸易条件,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西方发达国家通过非关税壁垒对“中国制造”打入国外市场的阻碍作用。从国际层面讲,随着全球大力倡导节能环保的生活方式,这也成为未来家电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已经制定了有关家电环保的法律、法规,出台相关规定和制度,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产品将无法进入当地市场。另外,美国的家电市场长期被惠而浦、通用、博世等品牌占据,海尔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都较低,不利于海尔进行美国市场的布局。从国内层面上讲,海尔作为民族品牌,具有良好的商誉和影响力,市场认可度较高,且我国人口基数非常大,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同时,伴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国内的消费需求增长稳定,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首先,随着科技水平的整体进步,新的生产技术、新的产品不断进入市场,消费者对于产品价值的判断也趋向于多元化和高标准;其次,随着电脑、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市场对于家电的智能化要求也有了相应地提高,未来家电的智能化将是重要的发展趋势;最后,互联网技术的大力发展使得企业经营的信息成本以及渠道成本得到降低。资料三由于此次收购是采取现金收购的方式(40%自有资金加60%债务资金),使得海尔整体的资产负债率增大,偿债能力下降。如若在短期内遇到重大意外变故,导致资产负债情况恶化,海尔将无力负担。另外,此次并购产生的融资资金数额较大,且贷款以美元计价,由于后续利息加之汇率因素的存在,给公司经营带来了较大的利息负担和汇率风险。GE家电业绩表现已经并人海尔,由于此次收购涉及的业务规模之巨大,将对海尔的整体经营业绩产生重要影响,国内外的投资者也会对此次收购效果有着不同的预期,从而作用在公司的股价表现上,进一步影响市场信心。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国际经济的传导作用得到加强。由于并购完成后,海尔的海外经营业务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大,某一海外市场的整体环境波动变化将直接影响公司整体的经营状况。除此之外,公司经营还将受到国际宏观经济环境周期、国际金融环境等因素波动的影响,海尔面临的外部风险将得到一定提升,这对海尔协调海外业务的经营能力以及资源整合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海尔主要经营业务仍布局在国内,且海尔作为A股上市企业,其股价以及公司资产均以人民币计价标注,而GE家电业务会计报表以美元计价标注,并涉及包括美元在内的多种货币计价资产,在资产整合过程中势必会受美元等外币兑人民币比率变化带来的汇率风险导致的资产减值损失预期的影响。且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GE家电业务的营收仍将以美元作为计价基础,此种汇率风险无法根本消除。GE家电的业务主要分布在美国,而海尔的主要布局在中国,二者由于不同的市场环境以及企业文化,在经营管理上有着较大的差别,并且美国与中国在会计准则、法律法规、商业习惯、经营理念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别。作为制造业企业,核心技术是生存关键,而核心技术在于核心人才,在拥有新的东家之后,是否会造成GE家电原有的人才团队的流动,海尔接管GE家电资产和公司员工后,是否能够适应美国的企业文化,或者是否能够克服文化差别带来的管理障碍,原有的并购经验是否仍能够在GE复制,这将是海尔面临的重要挑战和风险。要求:(1)根据资料一,依据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经营动因,简要分析海尔为了进一步国际化而收购GE家电业务的主要动机;(2)根据资料一,简要分析海尔没有进一步采用内部发展途径的原因;(3)根据资料一,简要分析海尔收购GE家电业务所属的类型;(4)根据资料二,运用PEST分析简要分析海尔所面临的宏观环境;(5)根据资料三,依据《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简要分析海尔收购GE家电业务后面对的主要风险类型。

未搜索到的试题可在搜索页快速提交,您可在会员中心"提交的题"快速查看答案。 收藏该题
查看答案

相关问题推荐

资料一东富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富汽车或公司)是由东富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东富集团)独家发起设立的一家以整车制造为主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全国汽车制造产业的龙头企业,经过长年发展,东富汽车国内整车产销的规模优势持续扩大,国内市场占有率始终保持领先,在业内的知名度高、声誉较好。东富汽车拥有国内较大的整车产品销售与服务网络,以及动力总成、汽车电子、底盘等与整车开发密切相关的关键零部件体系和汽车金融业务对整车业务的支持。东富汽车的技术创新能力对公司产品开发和产销量大幅攀升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拥有诸多专利权和科研成果,包括率先研制新能源汽车而获得的技术成果等。公司已初步构建了自主品牌全球研发体系框架,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超过20%,其中研究与试验开发人员占从事科技活动人员的比例接近60%,本土的研发实力不断壮大。然而业务迅速拓展所需人才资源的不足以及资金短缺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司的发展。对于汽车产业的发展,国家政策总体上采取鼓励支持的态度。随着我国宏观经济总体回升向好、居民购买力的提高以及我国城镇化的加快推进促使三四线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为汽车产业提供了有利的市场机遇,使得我国汽车市场持续保持较快增长。但是受国内汽车市场高速增长的影响,很多国内汽车企业都在进一步扩充产能,可能导致产能过剩而引发价格战;跨国汽车公司也纷纷将中国市场视为其全球市场的核心地区,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新品投放数量增加迅速,这些都将加速产业竞争的白热化。与此同时,随着国内各大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日趋严重、部分城市停车费的,上涨、石油价格的高企以及环保意识的加强,汽车使用环境将进一步紧张,使用成本或将逐渐提高,加之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制约汽车产业发展的因素不断显现。为此,国家鼓励汽车产业自主创新和并购重组,并要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推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由于新能源汽车已在海外市场发展多年且收效显著,其未来实现规模化发展已成为业内普遍共识。为了带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国家出台有关汽车排放和燃油消耗的法规逐步趋于严苛。资料二2017年年底,东富汽车董事会下设的战略委员会制定了未来5年的战略规划,具体如下:(1)自主品牌营销战略。开拓三四线城市等国内细分市场的渠道布局;稳步实施自主品牌产品“走出去”战略,积极开拓以东南亚为主的海外市场,全力拓展自主品牌整车销量规模,进一步提升自主品牌形象。(2)差异化产品战略。紧密跟踪市场形势,针对消费者需求个性化、年轻化的趋势,利用技术创新和研发优势,加快市场响应速度,缩短新车型的推出速度,进一步充实产品系列,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3)国际化并购战略。通过并购方式收购海外同行企业,旨在引入国际优质资源和领先技术,推动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4)产业链协同战略。零部件、服务贸易、汽车金融板块要围绕整体战略,形成以整车制造为中心,涵盖上游的汽车研发、零部件和下游的汽车商贸服务、汽车金融、汽车物流等完整的产业链,不断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彰显高附加值的协同效应。(5)新能源汽车战略。通过积极整合和获取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和核心资源,以混合动力汽车作为现阶段产业化目标,努力探索商业应用模式,扎实做好基础设施以及市场营销渠道等配套建设。要求:(1)根据资料一,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东富汽车进行评估;(2)根据资料二,指出东富汽车战略委员会制定的5个发展战略分别属于企业发展战略中的何种细分战略类型,并简要说明理由(如战略类型可进一步细分,应将其细分)。
M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对甲上市公司进行重组,自重组以来,甲公司资产负债率急剧升高,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公司仍在扩大规模,大手笔上项目,这些项目多数为市场竞争激烈的普通产品。中小股东不禁质疑:高负债下大举开展低效投资,意义何在?甲公司存在的公司治理问题属于()。
A.代理型公司治理问题B.“内部人控制”问题C.剥夺型公司治理问题D.企业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问题
资料一滴滴出行创立于2012年6月,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超过优步成为全球最大的一站式移动出行平台,涵盖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及大巴等多项业务,打通出行020闭环。滴滴出行作为出行行业的领军型企业,自2012年12月单日订单量超过1000单之后,订单量突飞猛进到2017年的日订单量达到2000万单,日访问量仅次于淘宝网,仅仅用了五年的时间成为互联网界的独角兽级别的企业。滴滴出行自2012年开始,获得了包括金沙江创投、腾讯、中信产业基金、淡马锡、中投公司、中国平安、软银、苹果在内的多家风投机构共计八轮,总计超过200亿美金的融资。在D轮融资后的两个多月,滴滴与中国另一家出行公司快的进行了合并,从而成功成为出行领域的巨无霸企业。紧接着,国际出行巨头优步进入中国,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滴滴成功合并了优步中国,奠定了滴滴在中国出行市场的霸主地位。目前在出行市场,滴滴一家独大的局面已经形成。但目前来看,司机端和用户端的抱怨也持续存在。最近一段时间,不论是首汽约车、易到,甚至是共享单车企业摩拜单车都对滴滴出行的业务虎视眈眈。滴滴出行总裁柳青表示,滴滴目前正在联手汽车制造商共同开发专门用于分享的汽车,并且将近期在国外市场提供出行服务,让滴滴出行成为在全球范围内都提供服务的企业。资料二在2008年,美国的Groupon公司创立了团购这一概念,并且运营了全球第一个团购网站。在2010年,这一模式开始被引入中国,美团、大众点评、糯米等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出现。2010年3月4日,中国第一家团购网站“美团网”上线。美团网一上线就获得了大众的强烈关注。2015年10月,占据市场份额前两位的团购网站——美团和大众点评宣布合并,以此来抗衡百度糯米狂砸200亿开拓市场的举措。合并之后的美团点评着重进行产业多元化升级,美团点评通过到店餐饮、外卖等高频业务,逐渐形成一套围绕生活服务的电商业务,并规避一些产业风险。业务中的一-部分是高频业务,是用户和流量的增长驱动力,比如外卖、到店餐饮、出行,在消费者口中积累了良好的口碑;另一部分是低频业务,将流量和用户转化、变现,比如旅行、生活服务等,借助着高频业务的形象和声誉,也获得了部分消费者的认可。美团的创始人王兴表示:“ 美团做到第一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使命是‘ We help people eat better, live better’,中文意思是让大家吃得更好,活得更好。在这个使命之下,我们认为凡是最终要发生的,我们就会选取合适的角度进入”。资料三为了实现企业多元化的发展,美团和滴滴出行于近期分别推出了美团打车和滴滴外卖两项业务,开始向对方的优势产业发起冲击。2017年年初,美团宣布开拓美团打车市场,并布局北京、上海、成都等七座城市。2018年3月21日,美团打车正式登陆上海,落地杭州也进人倒计时。截至目前,其余五个城市的牌照情况和开通时间还没得到确认。伴随着2018年美团融资40亿美元,美团点评CEO王兴通过内部信宣布了公司最新的组织升级,并表示美团点评将聚焦到店、到家、旅行、出行四大LBS场景,其中出行事业部由副总裁王慧文负责,正式将出行业务上升至公司的支柱业务层面。2017年4月在南京试运行之后,截至2017年12月28日,美团打车事业部已经拥有一支超过200人的团队,日订单量也已经突破10万单。有消息称,对于包括北京等城市即将上线的打车业务,美团准备了10亿美元,而且上不封顶。为了吸引司机加盟,美团打车推出了优惠政策:在上海,上线初期对加盟的司机全部免抽成,司机在每日6~24点期间,在线满10小时、接够10单,可拿到600元的保底收入,超过600元后还将获得200元额外奖励。对于消费者补贴,美团也毫不吝啬,乘客前三单每单减14元。王兴最初对美团点评的定位是本地生活平台,专注用户的吃喝玩乐,因此在团购之后美团还陆续进入外卖、电影票务( 猫眼)和旅游领域,而正式杀人移动出行则是出于战略上的考量,同样是基于地理位置服务,通过出行连接美团点评的其他业务板块无疑是可行的,但是在整合打车业务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美团要想成为出行行业的翘楚也并不容易,毕竟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补贴上的。在进入打车行业之前,美团CEO王兴也对滴滴打车做了详尽地分析,从而能使美团更好地上线打车业务。目前美团的核心业务之外卖配送尚未实现盈利,而外卖领域的竞争对手饿了么也被阿里收购。与此同时,美团又开拓了打车业务,此后将独自承受来自阿里和滴滴的同时进攻,明显感受到压力。美团内部认为,美团打车能被成功地整合到美团的生态体系中,并且能更好地将美团的其他业务串联起来,这比滴滴更有优势。在滴滴多元化的版图中,滴滴外卖是一个新的产品。在美团点评正式成立出行事业部不久,滴滴内部随即对美团的一系列动作做出反击,试水外卖业务。2017 年12月31日,滴滴融资40亿美元,融资后的第一个大动作就是进人外卖领域,滴滴外卖于2018年4月1日在江苏省无锡市正式上线。进入外卖行业之前,滴滴也对美团外卖做了评估,将其作为假想敌人。在加入外卖业务之后,滴滴出行业务的最后一块拼图也即将完成。国外类似于滴滴出行的公司,譬如优步和Grab都尝试过送餐服务,也确实提高了送餐的效率,这相比美团这样的专门外卖的公司也减少了送餐员的成本。未来,这两大互联网公司必将在彼此的核心业务板块展开一场厮杀。要求:(1)简要分析滴滴出行的竞争战略所体现的蓝海战略的特征;(2)简要分析美团实行多元化战略的动因( 多元化战略的优点)与风险;(3)简要分析美团实施发展战略所采用的主要途径;(4)运用竞争对手分析的四个方面,简要分析滴滴和美团相互进人彼此业务板块的影响;(5)简要分析滴滴和美团所设置的行为性障碍。
20世纪50年代,W电脑公司曾经红火一时,最后却倒闭了,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当年的W公司对市场的评估出现了战略性的错误,当时W公司认为在未来的三五年内国际电脑市场会以小型机和中型机为主,而不是家庭PC机,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家庭电脑成为了电脑市场的主流。由于对市场的评估出现了错误,W公司的战略也随之出现偏差,而竞争对手却把握住了时机,因此竞争对手很快占领了市场。根据上述信息,W电脑公司对竞争对手的分析属于()。
A.竞争对手的未来目标B.竞争对手的潜在能力C.竞争对手的现行战略D.竞争对手的假设
资料一聚美优品的前身是团美网,是中国第一家专业化妆品团购网站。在2010年9月,团美网正式全面启用聚美优品新品牌。2014年5月16日,聚美优品在纽交所上市,陈欧作为纽交所222年来最年轻的CEO敲响钟声,聚美优品的股价开盘便上涨23.86%。近年来垂直电商市场飞速发展变化,在聚美优品上市的时候,市场上专业做美妆和海外购的企业很少或者实力都很小,当时的聚美优品可以说是一家独大。然而,近年来行业内竞争者越来越多,京东海外购、天猫国际、网易考拉、小红书、贝贝网、洋码头等大量竞争者都在瓜分化妆品电销市场,聚美优品的利润也随之大幅缩水。如今以天猫和京东为首的综合电商在美妆领域的地位,早已不是当初以聚美优品为代表的垂直电商能够分庭抗礼的。产品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聚美优品试图通过多元化布局突围。2015年,赶在跨境电商的风口,聚美优品推出了极速免税店,将业务扩展到境外化妆品和母婴品类。2015年6月底,聚美优品的跨境保税进口业务量居全国第一,占跨境电商试点单量总和的51.2%。财政部会同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于2016年3月24日发布我国跨境电子商务零售(企业对消费者,即B2C)进口税收新政策,自2016年4月8日起,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将不再按邮递物品征收行邮税,而是按货物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跨境电商将无法再享受利用行邮税降低税收成本的方式,转而按照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且取消免征税额暂按法定应纳税额的70%征收。因此,“408新政”的实施使海淘税收提高,境外化妆品与母婴品类的利润降低,使得以保税模式为主的聚美优品成本大涨。与此同时,聚美优品也试图涉足其他产业。最近三年内聚美优品已经做了5次业务调整,其中3次均是跨界进入电商以外的领域,然而这些投资项目时至今日仍然不温不火。2014年,陈欧便召集团队研发智能手机,主打给其他手机充电。千万资金砸入无效后,又转向无人机。2016年,聚美优品又推出自主品牌“Reemake睿质”,借着智能家电的风,研发空气净化器。然而智能家电市场的竞争早已是一片红海,传统家电品牌吉浦森、飞利浦、远大、美的等占了整个市场份额的58%左右。此外,早在两三年之前,因雾霾持续影响,又恰逢双创,市场中涌现了一大批“互联网+”的空气净化器品牌。聚美的空气净化器一上来就要面对互联网品牌和传统家电品牌净化器的多重夹击,在市场份额、产品质量和后续服务方面聚美优品都没有优势。之后聚美优品宣布了影视计划,要将触角延伸至产业链上游,作为出品方投资电视剧《温暖的弦》,该电视剧总预算成本2.4亿,聚美优品占其中的40%,共计投资9600万。但是电视剧的拍摄一波三折,目前并未给聚美优品带来收益。2017年随着共享经济的热度不断攀升,聚美优品又涉足共享充电宝领域,斥资6000万美元投资共享充电宝一街电,这部分资金相当于聚美优品市值的12%。然而外界对共享充电宝的前景却并不看好。不论是智能手机的研发、影视业、空气净化器,还是共享充电宝,都与聚美优品的老本行美妆电商渐行渐远,每个风头正劲的领域它都想有所行动。聚美优品把大量资金用于主营业务以外的投资,削弱了对美妆电商的投入,新拓展的业务收效甚微,老本行又面临着利润大幅缩水。如此频繁地更换跑道也给陈欧带来不少质疑。资料二2016年2月,聚美优品抛出私有化方案,包括陈欧、戴雨森、红杉资本在内的买方财团将以每股7美元的价格对聚美优品进行私有化。这也意味着,在VIE和AB股的架构下,拥有90%投票权的陈欧等买方财团仅用3亿美元左右的成本,就可以将中小股东手中的股份收回。然而,聚美优品私有化进程不顺,这个计划当时就遭遇到中小投资人的集体反对,甚至要集合起来组织维权,陈欧也被讽刺为陈七块。聚美优品管理团队内部意见也不一致,随后包括联合创始人刘辉、联席CFO高孟、郑云生、戴雨森等高管也纷纷离职。2017年8月,聚美优品股东恒润投资发表了一封致聚美优品董事长陈欧、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管理和执行合伙人沈南鹏的公开信,公开指责聚美优品不兑现诺言。信件内容指出,陈欧提出将聚美优品以每股7美元的价格私有化的提议低估了聚美优品的价值。陈欧在位期间,一系列错误使得聚美优品股票下跌45.2%,市值损失3.97亿美元。而这次灾难得到了红杉资本的支持和聚美优品董事会的纵容。信件还指责,聚美优品将2014年在美IPO筹集的2.8亿美元中的款项用于投资非核心业务,包括1430万美元用于电视剧制作,4480万美元用于投资街电等。这些投资目标都值得怀疑。此外,聚美优品2016年年底公布的账面现金为3.31亿美元,但从没有向股东支付一分钱的股利。同时,聚美优品暂停与股东有意义的交流已长达22个月,也没有任何论坛可供投资者使用,已向聚美优品管理层质疑可疑的投资,也无法获得关于公司经营的相关信息,自2016年2月以来股东就没有从陈欧那里听到过关于每股7美元收购要约的任何消息。恒润投资在信中向聚美优品提出以下要求:聚美优品董事会应当解散负责审核收购要约的特别委员会,聚美优品股价至少在8美元以上;要求董事会披露公司问题,包括向股东公布公司治理委员会审阅过的董事会最新一期年度评估;要求薪酬委员会对CEO进行年度评估;要求披露委员会和红杉资本对陈欧回购提议的立场。聚美优品官方和陈欧在微博上分别做出回应后,2017年9月1日,聚美优品股东发,出了第二篇公开信,先是感谢了“陈欧通过微博来尝试解决我们的疑惑”。然后指出,在社交网络上所发布的内容并不等同于一场规划好的股东电话会议。股东继续强调,聚美优品最近一次的业绩发布是2017年4月发布的2016年年报,2017年到目前为止尚未发布财务业绩。由于缺少对公司业绩情况的了解,聚美优品的股东正在盲飞。资料三质量是企业经营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一直以来,聚美优品假货风波不断,导致聚美优品的品牌形象受损。早在2013年,聚美优品便陷入“假货”风波。此前聚美优品一直宣称与众多大牌合作,然而娇兰、兰蔻、DHC等国际化妆品品牌纷纷表示与其没有任何关系。更为致命的是,2014年7月,媒体曝出一家名为祎鹏恒业的供应商通过伪造品牌授权书和报关单等相关文件,通过各大电商平台销售假冒名牌服装、手表,聚美优品名列其中。虽然涉及数家平台,但聚美优品无疑是遭受打击最为沉重的。事发当天,聚美优品股价盘前下跌7.28%,散户紧急退出。此后,不断有对聚美优品商品质量的质疑。2018年2月,中消协发布了2017年“双十一”网络购物调查体验情况通报会,称多家电商被发现涉嫌销售假货,聚美优品就是其中之一。聚美优品销售假货的问题一直未彻底解决,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要求:(1)根据资料一,简要分析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聚美优品采取的发展战略类型(如能细分,请进一步细分);(2)根据资料一,简要分析聚美优品采取的发展战略所面临的风险;(3)根据资料一、二,简要分析聚美优品的外部治理机制;(4)简述公司治理问题包含的类型,并根据资料二、三,简要分析聚美优品在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5)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简要分析聚美优品面临的内部风险。
联系客服 会员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