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题集 >招录类 >公务员 >试题详情
问题详情

2010年调查研究显示,参与研究的老年人中,拥有适度社交的人比孤独的人活到研究结束时的几率高50%。另一份研究,追踪了两千余名中老年英国公民,显示那些报告孤独感最高的人在六年的研究期间死亡的概率是那些孤独感最低的人的几乎两倍。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的是:
A.老年人孤独致死比例高
B.适当的社交可延长寿命
C.孤独感较强的人往往不会长寿
D.孤独感对人的寿命有消极影响

相关专题: 孤独感   老年人   中老年  

未搜索到的试题可在搜索页快速提交,您可在会员中心"提交的题"快速查看答案。 收藏该题
查看答案

相关问题推荐

寡居效应通常指的是许多年迈的夫妻在失去伴侣之后也相继去世的现象。科学研究发现.40%的女性和26%的男性会在伴侣去世之后三年内死亡,已有相关研究认为,丧偶会增加人的死亡率。丧偶这样的重大变故会加深人的孤独感,而孤独感给人造成的心脏病风险与肥胖和高血压造成的风险相当。
对“寡居效应”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现“寡居效应”|B.孤独感是造成“寡居效应”的主要原因|C.孤独感造成的死亡风险不容忽视|D.丧偶后死亡率提升的一种现象|
[单选]寡居效应通常指的是许多年迈的夫妻在失去伴侣之后也相继去世的现象。科学研究发现.40%的女性和26%的男性会在伴侣去世之后三年内死亡,已有相关研究认为,丧偶会增加人的死亡率。丧偶这样的重大变故会加深人的孤独感,而孤独感给人造成的心脏病风险与肥胖和高血压造成的风险相当。对“寡居效应”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现“寡居效应”
B.孤独感是造成“寡居效应”的主要原因
C.孤独感造成的死亡风险不容忽视
D.丧偶后死亡率提升的一种现象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表达的是作者的

  • A闲适感

  • B孤独感

  • C愤怒感

  • D冷漠感

寡居效应通常指的是许多年迈的夫妻在失去伴侣之后也相继去世的现象。科学研究发现,40%的女性和26%的男性会在伴侣去世之后三年内死亡,已有相关研究认为,丧偶会增加人的死亡率。丧偶这样的重大变故会加深人的孤独感,而孤独感给人造成的心脏病风险与肥胖和高血压造成的风险相当。
对“寡居效应”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现“寡居效应”|B.孤独感是造成“寡居效应”的主要原因|C.孤独感造成的死亡风险不容忽视|D.丧偶后死亡率提升的一种现象|
2010年的一项数据显示,参与研究的老年人中,拥有适度社交联系的人比孤独的人活到研究结束时的几率要高50%。另一份发表于今年的研究,追踪了2000余名中老年人,研究显示,那些自诉孤独感较强的人在6年的研究期间死亡的比率,是孤独感较低的人的两倍左右。

A.老年人孤独致死比率较高

B.适当的社交活动可以延长寿命

C.孤独感较强的人往往不会长寿

D.孤独感对人的寿命有消极影响

联系客服 会员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