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题集 >中学 >高中 >试题详情
问题详情

读世界某局部区域图,回答1-2题。

1.甲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与区位因素的组合正确的是

[   ]

A.园艺业  气候     B.水稻种植业 地形C.商品谷物农业 地广人稀 D.乳畜业 市场

2.A港口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

A.位于多瑙河的入海口  B.扼波罗的海航线要冲C.地处亚欧大陆桥西端  D.西接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

相关专题: 园艺业   亚欧大陆桥   英吉利海峡   大陆桥  

未搜索到的试题可在搜索页快速提交,您可在会员中心"提交的题"快速查看答案。 收藏该题
查看答案

相关问题推荐

读欧洲西部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甲图可看出,欧洲西部除南北两侧有山地分布外,广大的中部,地形   __以为主,这种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2)乙图基本反映了欧洲西部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请你简要描述其特点:        。(3)丙图反映出欧洲西部国家      业发达。(4)来往欧洲西部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货船,一般情况下到非洲去的货船装载的货物主要是工业制成品,而返航时装载的货物以    为主。(5)A地区当地居民餐桌上多见牛排、奶油、奶酪等食品,原因是          ;B是   海,沿岸地区园艺业发达,盛产水果的自然条件是       。

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经济结构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根据下面的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及所学知识完成问题。小题1: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 )

A.重工业比重下降,轻工业比重上升

B.第一产业迅速发展

C.园艺业比重增大

D.钢铁工业比重下降,化学工业比重上升小题2:调整后,鲁尔区的炼铁厂集中到西部,有的炼铁高炉还建到了荷兰海边,主要原因是

A.盛行风会将烟尘吹向海洋,减轻大气污染

B.靠近鹿特丹港及莱茵河,降低运费

C.将铁矿石炼铁后的废渣提供给法国填海造陆及作建筑材料

D.炼铁需要大量冷却水,西部水源丰富

读某市三次产业和生产总值表格,回答下面试题。

7.结合上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2008年该市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产值不变
B.该市已由第二产业为主转化为以第三产业为主
C.2008年该市第二产业产值下降
D.该市产业结构已经优化,不必要进行产业转移
8.下列为该市第三产业比重提高,起重要作用部门可能是 (  )
A.电子工业  B.生物制药
C.金融、物流   D.花卉、园艺业发展
9.目前,该市土地、空间、能源、水资源、环境承载力已达“饱和”状态,但要实现万亿GDP需要更多劳动力投入。因此该城市今后发展措施合理的是 (  )
①引进高技术人才,限制外来人口进入,控制人口规模
②实行区域经济合作,进行水资源、能源的跨区域调配
③加大科技投入,自主创新,发展高新产业和第三产业
④严格土地管理,提高土地价格,缓解土地、空间不足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下图反映我国某地农业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据此回答1~3题。

1.1961年以来,该地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  ]

A.弃耕地B.水稻田C.园艺业用地D.鱼塘

2.图示地区最有可能位于

[  ]

A.华北地区B.长江三角洲C.成都平原D.香港郊区

3.从1961年至1991年,该地区弃耕地面积逐年扩大,其原因可能是

[  ]

A.农产品市场萎缩B.水果及花卉生产利润大C.城市用地规模扩大D.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

读某市产业结构变化表,回答下列各题。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生产总值(亿元)

2007年

0.1

50.1

49.8

6962.63

2008年

0.1

48.9

51

7806.54 

小题1: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2008年该市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产值不变

B.该市的产业结构已由以第二产业为主转化为以第三产业为主

C.2008年该市第二产业产值下降

D.该市产业结构已经优化,不需要进行产业转移小题2:下列为该市第三产业比重提高起重要作用的部门可能是(  )

A.电子工业

B.生物制药

C.金融、物流

D.花卉、园艺业小题3:目前,该市土地、空间、能源、水资源、环境承载力已达“饱和”状态,若要实现万亿GDP需要更多劳动力投入。因此下列关于该市今后发展措施中合理的有(  )

①引进高技术人才,限制外来人口进入,控制人口规模②实行区域经济合作,进行水资源、能源的跨区域调配③加大科技投入,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④严格土地管理,提高土地价格,缓解土地、空间不足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联系客服 会员中心
TOP